電氣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建筑電氣工程,包含建筑強電系統和弱電系統,在整個建筑工程項目中雖不是工程的主體專業,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建筑物服務功能的不斷增加和擴大,提高了建筑電氣化的標準,這就使得建筑電氣專業在建設工程中的復雜程度和投資比重越來越大。在整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從工程設計到建設施工階段,建筑電氣專業施工的質量、投資控制、工期保證等方面,在一個項目工程各專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1 防雷接地施工
1.1 常見問題
1.1.1 避雷帶、引下線、均壓環及接地裝置搭接長度不夠,搭接處焊縫不飽滿,有虛焊、焊瘤、夾渣、咬肉、焊接處不刷防銹漆等缺陷?;蛴寐菁y鋼替代圓鋼作搭接鋼筋,甚至直接利用對頭焊接的主鋼筋作防雷導引。
1.1.2 利用屋面欄桿做接閃器時,存在壁厚和連接方式等不符合規范要求。
1.1.3 二、三類防雷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及出屋面垂直安裝的金屬管道、金屬物體等的頂端未與防雷裝置連接,或僅低端與接地裝置連接。在有雷擊的情況下這些導電體因不能與接地裝置構成電氣回路,形成不了等電位而導引一部分雷電位。
1.1.4 接地裝置引出的端頭位置不準甚至遺漏,建筑電氣如采用TN系統,系統中的重復接地漏接或不符合規范要求。
1.2產生原因
1.2.1 對接地系統不夠重視,現場焊接人員為非專業人員或技術不過關、操作技能差、責心不強。
1.2.2 現聲場施工管理人員技術交底深度不夠,對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力度不夠或施工管理經驗不豐富。
1.2.3 專業分包單位施工中預留的接地未到位或損壞時未及時整改,直接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3 應對措施
1.3.1 施工前加強對焊工的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再進場施工。
1.3.2 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心,開工前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制度,讓操作人員了解施工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質檢員加強現場檢查力度,確保工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1.3.3 根據接地規范要求,圓鋼的搭接長度應大于其直徑的六倍(直徑不同時以直徑大的為準),雙面施焊;扁鋼的搭接長度應大于其寬度的二倍(寬度不同時以寬的為準),三面施焊;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搭接長度應大于圓鋼直徑的六倍,雙面施焊;除埋設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頭外,其他均應有防腐措施。
1.3.4 施工時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 2006 來施工。
2 線管及橋架施工
2.1 常見問題
2.1.1 暗敷穿線鋼管時,使用對焊連接時在接口處產生內部結瘤或燒穿(混凝土中會滲入漿水,導致導管堵塞),管子出現變形(如凹痕、死彎等)不便于線纜穿放或損壞其絕緣層,埋下隱患。
2.1.2 線管敷設深度不符合規范要求。導致與盒、箱難以連接;因剔槽太深而影響墻體等建筑物的質量;因太淺使建筑物表面產生裂紋,在潮濕場所其上的銹蝕顯現在墻面上;進入箱體內線管不順直、管口不平整、長短不一、未用保護圈各鎖母。
2.1.3 敷設穿線管時,強、弱電距離不夠。投用后弱電系統受到干擾不能正常使用。
2.1.4 電纜橋架、支架沒做可靠接地。
2.2 產生原因
2.2.1 材料進場時未嚴格執行驗收制度,疏忽管理。
2.2.2 施工工藝不符合規范要求,施工機具未配備齊全。
2.2.3 施工管理員管理不到位,對有關規范不熟悉,責任心差,不按規定執行。電氣與土建專業配合不夠。
2.3 應對措施
2.3.1 預埋管材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進場前進行驗收,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時嚴禁進場使用。
2.3.2 加強專業間的協調和配合,加強現場施工工人的質量控制,工人在施工期間要有針對性的培訓,管理人員要熟悉規范,嚴格的管理。
2.3.3 施工機具配備齊全,必須用彎管機彎曲的彎頭,不準焊接和燒焊彎曲。鋼管在彎制后,不準有裂縫和明顯的凹痕現象,其彎曲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 10%,彎曲半徑不小于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2.3.4 施工工藝要求應符合相關規范標準:
a.金屬導管嚴禁對口焊接連接,鍍鋅和壁厚小于或等于到2mm的鋼導管不得套管焊接連接。厚壁鋼管和套管焊接,焊縫要求全面和密集。鍍鋅鋼管螺紋連接,專用接地卡固定在兩端相互連接的地線連接。薄壁鋼管螺紋連接,緊密連接,但需要的接口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水分滲入管所造成的電線絕緣層老化,增加路口的電導性。
b.暗配導管,保護層厚度應大于 15mm,槽用強度等級不小于 M10 的水泥砂漿抹面保護。通過機械開槽禁止手工開槽。
c.線管進入配電箱要平整,露出 3-5mm 的長度,管口要用護套并鎖緊箱殼。進入落地式配電箱的電線管,管口宜高出配電箱基礎面 50- 80mm。入箱管路較多時要把管路固定好防止傾斜。
3 電纜敷設及電纜接線
3.1常見問題
3.1.1 垂直敷設的電纜固定的支架太軟、太小,向下傾斜。
3.1.2 電纜過墻處及進機柜、配電箱等處未做防火隔堵。
3.1.3 電纜敷設后未及時整理、掛牌。
3.1.4 建筑物內電氣配線顏色混亂,三相、零線、接地保護線色標不一致,造成日后維修困難。
3.1.5機柜、配電箱、插座及開關內的接線零亂,有時幾根導線接在一個端子上。多股導線未壓銅接頭,又不掛錫直接連接;
3.1.6 帶屏蔽的電纜未做好屏蔽接地,造成信號干擾。
3.2 產生原因
3.2.1 支架質量不合格或電纜在橋架內填充率太大。
3.2.2 現場人員防火及防鼠患意識不強。
3.2.3 施工時一味的追趕進度而忽視質量要求。
3.2.4 材料采購時沒有備足施工所需的各種顏色的導線,或現場人員為了節省時間混合使用材料。
3.3應對措施
3.3.1 開工前認真交底,加強施工人員對工藝和質量的意識,加強對規范的學習和技能培訓。
3.3.2 在橋架內的電纜填充率不應大于 40%(控制電纜要小于50%),電纜垂直敷設時,上端及每隔 1m~1.5m 處應固定;水平敷設時,首、尾、轉彎及每隔 5~10m 處應固定,電纜橋架轉彎處選擇配件要與電纜彎曲半徑相適應。
3.3.3 使用多相位電源時,同一建筑物,構筑物的電線絕緣層顏色選擇應與接地保護是一致的,即保護地線應是黃綠相間色;零線用淡蘭色;相線:A 相為黃色,B 相為綠色,C 相為紅色。
4 配電箱安裝
4.1 常見問題
4.1.1 未按設計要求選擇或選擇不當的配電箱;箱體薄,剛度差,箱體安裝后門面、殼體變形而關閉不嚴。
4.1.2 箱內設備的規格、型號不達標,無接零匯流排及接地,或接零匯流排及接地規格偏小,不能夠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箱內保護地線、工作零線未引出接地。
4.1.3 配電箱用電、氣焊割開孔,破壞箱體油漆保護層,所開孔與導管管徑不匹配;
4.1.4 配電箱安裝不平直,與墻體有縫隙。
4.2 產生原因
4.2.1 采購時為了節約成本不按設計要求采購。②施工機具配備不全,或圖省事。③與土建配合不夠,箱體安裝時示用水平儀進行校準。
4.3應對措施
4.3.1 應根據設計圖紙及有關規范訂貨。到貨后要對產品進行檢查,包括外觀、出廠合格證、銘牌、附件、絕緣件、涂層、電器的型號、規格等。
4.3.2 鐵制配電箱箱體鋼板厚度不小于 2mm。箱內的接地端子板應與箱體連通,工作零線端子板應與箱體絕緣(用做總配電箱的除外),端子板應用大于箱內最大導線截面 2 倍的矩形母線制作(最小截面不小于 60 mm2,厚度不小于 3mm)。
4.3.3 箱體開孔禁止用電焊或氣焊割孔,數量不少于配線回路。為防止穿線中損傷電氣絕緣層應用開孔器開孔,或者用鉆擴孔后再用銼刀銼圓,去毛刺。
5 結束語
建筑電氣工程是各類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性、專業性要求很強,涉及到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勘設想,甚至引發火災。施工質量達不到標準,這將嚴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根據多年的實踐,本人針對項目質量問題做了簡要歸納并提出防治措施。